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分析
日期:2013-04-26来源:作者:Top招考网访问次数: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分析

自考名师 韩旺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庄子在《秋水》中用“曲士”作比喻,是为了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

  A.空间的限制    B.时间的限制

  C.先天素质的限制 D.后天教育的限制

  试题难度:易;

  分析:参看教材5页第二段。考核的是庄子《秋水》中的重点段落的理解。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段话说的是人的认识都要受到生活的环境,时代,所受教育的束缚,都是有局限的。

  答案:D;

  2.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指的是

  A.商业利益 B.猪栏理想

  C.战争妖魔 D.社会贫困

  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参看教材42页第三段。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

  “我想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的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光是骨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答案:C;

  3.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

  A.对方的见解是错误的 B.双方的看法都是对的

  C.自己的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D.自我优越感过于强烈

  试题难度:易;

  分析:参看教材46页第二段。考核考生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课文从三个方面阐述避免愚蠢见解的方法:科学的认知态度;听取不同意见;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的理由。”

  答案;C;

  4.《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肯定项羽历史功绩的语句是

  A.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B.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C.放逐义帝而自立 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参看教材67页《提示》。《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对项羽做盖棺定论,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答案:B;

  5.《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形象特点之一是

  A.从容镇定 B.博闻强记

  C.宽厚谦和 D.嫉恶如仇

  试题难度:易;

  分析:参看教材75页《提示》,掌握张巡,许远,南霁云各自的性格特征;

  答案:D.

  6.下列散文作品中,作者对地理背景将错就错,借以抒写自己怀抱的是

  A.《前赤壁赋》 B.《西湖七月半》

  C.《都江堰》 D.《我与地坛》

  试题难度:难;

  分析:参看教材85页《注释》1;这道题有些偏。考核考生对课文时代背景的掌握。四篇文章对涉及到地理背景问题。西湖,都江堰,地坛都是实写,而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发生的地点并不是苏轼游历黄州赤鼻矶。

  答案:A;

  7.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

  A.入城,则缉垆,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B.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参看教材《先妣事略》全文。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审题的能力。

  答案:C;

  8.《马伶传》中,马伶“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的目的是

  A.另谋高就 B.依附权贵

  C.深入生活 D.寻求庇护

  试题难度:易;

  分析:参看教材97页《提示》。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答案:C;

  9.《秋夜》一文出自鲁迅文集中的

  A.《故事新编》 B.《野草》

  C.《朝花夕拾》 D.《且介亭杂文》

  试题难度:易;

  分析:参看教材104页《注释》1.考核考生是否阅读注释。

  答案:B;

  10.《爱尔克的灯光》中,“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一句话表达了

  A.对故居和祖父的怀念 B.重温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C.对“甜蜜的家”的留恋 D.对旧礼教阴魂不散的感慨

  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参看教材113页《提示》。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较深入的理解。

  答案:D;

  11.《我与地坛》中,作者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是为了表现

  A.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B.母亲的艰辛

  C.对人生的各种体验 D.地坛的历史变迁

  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参看教材143页《提示》;考核对课文写作特点的理解。作品运用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对与四季相对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与象征”。

  答案:C;

  12.《蚂蚁大战》采取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这个“点”主要指的是

  A.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 B.在堆树根之处两只蚂蚁缠斗

  C.红黑三位武士的混战 D.胡贝尔对蚂蚁大战的考察

  试题难度:难;

  分析:参看教材《蚂蚁大战》全文及《提示》;考核考生对全篇课文内容的的阅读与较深刻的理解;

  答案:C;

  13.《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参看教材166页。既考核对诗词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考核对“转折”的理解;

  答案:A;

  14.《行路难》中,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的诗句是

  A.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参看教材169页《行路难》全文。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情感起伏,变化急遽。考核考生对诗句思想内容的理解。

  答案: D.

  15.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A.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B.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C.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D.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试题难度:难;

  分析:参看教材181页《提示》。需要理解对该诗主题的三种说法。第一段描写的是李杨娱乐误国,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以上四段话只有第一句是描写李杨娱乐的。

  答案:A;

  1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下片抒情的着眼点是

  A.时间推移 B.景物变化C.心理活动 D.世事变迁

  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参看教材312页《考试大纲》。上片是借景抒情,下片是借事抒情;下片主要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流程。

  答案:C;

  17.《再别康桥》中,暗示西方文明的意象是

  A.西天的云彩 B.夕阳中的新娘

  C.软泥上的青荇 D.天上虹

  试题难度:易;

  分析:参看教材204页《提示》。该诗借比喻抒情,其中暗示象征有二处:西天的云彩;彩虹似的梦;

  答案:A;

  18.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象征贫穷落后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

  A.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D.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试题难度:易;

  分析:参看教材209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文。该诗共四段,需要掌握每段的叙述的内容。考核考生对该诗内容的阅读。

  答案:A;

  19.《哦,香雪》作者对香雪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A.哀叹 B.同情

  C.赞美 D.担忧

  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参看教材259页《提示》。小说对香雪既有赞美,又有担忧;但是主要是赞美,赞美她的质朴美;

  答案:C;

  20.《麦琪的礼物》的主旨是

  A.反映出社会的贫富不均、阶级对立

  B.揭露人际间的自私麻木、冷漠无情

  C.讽刺上流社会金钱至上、缺乏真情

  D.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心性、真挚爱情

  试题难度:易;

  分析:参看教材285页《提示》。考核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

  A.例证典型 B.善用类比

  C.语势劲健 D.现身说法

  E.深入浅出

  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参看教材26页《容忍与自由》《提示》。需要全面掌握该课文的写作特点。

  答案:ADE

  22.下列《西湖七月半》词语中,采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有

  A.灯火优傒 B.亦船亦楼

  C.竹肉相发 D.不衫不帻

  E.峨冠盛筵

  试题难度:难;

  分析:参看教材98页《西湖七月半》全文。借代修辞手法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答案:CE;

  23.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有

  A.《湘夫人》 B.《陌上桑》

  C.《饮酒》 D.《行路难》

  E.《长恨歌》

  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需要掌握叙事诗这种题材的特点。

  答案:ABE

  24.下列对《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描述,正确的有

  A.这首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B.这是一首爱情诗

  C.这是一首叙事诗 D.诗歌通过一系列比喻抒情

  E.诗歌表明“我”决心为爱情以及更崇高的目标献身

  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参看教材215页《提示》。

  答案:ABDE

  25.下列作品中,属于外国小说的有

  A.《婴宁》 B.《哦,香雪》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苦恼》

  E.《麦琪的礼物》

  试题难度:易;

  分析:掌握外国作者。

  答案:DE

  非选择题部分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笃:拘限;

  27.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猝:突然;

  28.我们还得戒律自己

  戒律:约束;

  29.骑皆伏日:“如大王言”

  伏:心服;

  30.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起事:起兵讨伐;

  31.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令行:政令得到实施;

  32.不知东方之既白既:

  33.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问:探访;

  34.韵友来,名妓至

  韵友:风雅之朋友

  35.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

  幸垂:希望;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A.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分析:参看教材29页。

  答案:说明“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

  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分析:1,议论文要掌握论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类比)。

  2,掌握两个重要的规律:(1)凡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地方,论证方法为类比法;(2)凡是运用理论论据的地方,论证方法是演绎法。

  答案:类比论证方法;

  B. 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分析: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

  答案:不即不离:既不接近,也不疏远;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37.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3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A. 这里描写长城,对写都江堰有何作用?

  试题难度:较难;

  答案:起到对比的作用。以长城的排场,秦始皇的雄壮,蛮吓,残忍衬托出都江堰的伟大,为民造福及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

  B. 这里写到汉代水官,有何用意?

  C. 试题难度:较难;

  答案:“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 都江堰矗立着李冰的精魂,营造着一种为民造福的浩荡氛围。在官僚权贵们死后也要荣华富贵这种层层相因的腐朽观念的衬托下,李冰死后的归宿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汉代水官将李冰的生命延续了,他将李冰的利民富民的精神表现到了极至。都江堰所展现的精神世界,是朴实清新独特高格的。

  D. 结合全文,说出都江堰“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内涵。

  E. 试题难度:较难;

  答案:做官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贴近苍生。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无所事事,无所专政,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或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持第一种政治走向,随之而来的是死气浊味乃至腥风血雨;第二种政治走向,都江堰才得以矗立在四川大地上。

  38.阅读《陌上桑》中的一章,回答问题: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A.“五马立踟蹰”属于何种人物描写方法?

  分析:人物描写五种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答案:动作描写;

  B.这里的情节是以何种形式展开的?

  答案:通过对话展开情节;

  C.这里表现出罗敷怎样的性格特征?

  分析:罗敷女性格有两方面:一是坚贞,不慕权势,不畏强暴;

  一是聪明,机智;要注意审题。

  答案:不慕权势,不畏强暴的坚贞品德;

  39.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回答问题: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A.这里抒写什么感情?

  答案::本段主要表现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描写李隆基晚年的孤独寂寞。夜里挑残了孤灯睡不着,只听宫中钟鼓迟迟敲响。夜这么长,看看天上银河还在发光。天快亮,还不亮!霜这么重,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翠被冰凉,有谁同拥?你死去了,我还活着,此别悠悠已经隔了年,从不见你的灵魂进入我的梦。

  B.“孤灯挑尽未成眠”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分析:需要重点掌握诗词的六种间接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别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动作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答案:借举止动作抒情。

  C.指出这一段里的对偶句。

  分析: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40.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媪劝餐已,婢来敛具。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艮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耶,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A.婴宁出场有何特点?

  答案:通过婴宁的“笑”刻画人物:隐有笑声;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

  B.婴宁的个性有何特点?

  答案: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婴宁最大的特点是“笑”,用笑声塑性格。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等等。婴宁的“笑”由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表层意义:无时无地地笑,千姿百态的笑;深层意义:表现了主人公痴憨,不解人情,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自然天性是婴宁的主要性格特征。

  C.媪为何总是教训婴宁?

  答案:

  鬼母形象具有整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小说的表层叙事:王子服遇美,思美,寻美,娶美。内层结构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表面上重重偶然巧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了完成托养狐女的义务而有意的安排,是她精心策划的一部戏剧。她对婴宁的一再教诲,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到"笑须有时",从"少教训"到成为"全人",更是加速了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从而也就十分鲜明地彰显出小说披露人类困境的主题。这就是《婴宁》整体构思的奥妙所在

 五、作文题(30分)

  41.以《自强者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记叙或议论皆可,但不可写成诗歌。

  分析:《自强者胜》适合写作议论文。

  建议:第一段简单写古今中外自强者的例子,结尾表达自己的观点,点题:自强者胜

  第二段用大量篇幅写那些自强者都是怎么战胜自己和环境、困境的,表达自强者胜的原因:不服输,毅力,耐力,可以对比写放弃而失败的例子。(可以结合《论毅力》中的观点)

  第三段结尾结合你个人的体会谈谈在现在在优越的条件下如何做到自强。再次点题,升华思想,抒情。

  范文一:

  自强者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坚定的品格意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他们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他们藐视困难,追求高远目标,面对人生激流中的暗礁与险滩,奋勇搏击,不懈努力,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坚强地站起来,用自己毅力,勇气和智慧扬起自强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中国女足就是这样一个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光荣团体,为了祖国的荣誉,只愿付出和奉献;她们自信,自强,不怕挫折和失败。她们把这宝贵的自强精神和献身精神浓缩在竞技场上,印刻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书写在一个个金光闪闪的奖杯上,她们的事迹告诉我们。成功与胜利永远属于自强不息的介。

  自强不息者的力量来自信念、意志和毅力。那些有成就的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都有着坚定的必胜的信念,有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有着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毅力。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身处逆境,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呕心沥血,花了整整四十年,才有巨著《资本论》的问世。科学家居里夫人,历经十几年的苦心研究,不怕挫折和失败,才从几十吨矿石中提炼出几克镭。艺术家达?芬奇靠顽强的毅力,刻苦磨练,几百次画蛋,才有从蒙娜丽莎的诞生。我国伟人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身处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中,仍顽强拼搏,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努力学习和写作,终于成为中国文坛的巨匠……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自古至今,从万里长城、四大发明到三峡工程,无一不表现出中国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许许多多的事例都充分说明了自强不息是成功和胜利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和胜利,就必须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因为它是成功和胜利的保证,也只有这样,青春才会永驻。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世界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努力拼搏,牢记12?9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扎扎实实地夯实事业的基础,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为祖国更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学业成绩不理想,可以去用勤奋去改变,正如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说过,人生能有几回搏。

  还有要学会自我减压,释放紧张与压力,亲爱的同学,相信你会成功的。

  范文二:

  自强——永无止境的道德追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的名句,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思想。

  自强是什么?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强者的精神所以可贵,在其依靠的是自己的拼搏奋斗,而非父辈的荫庇提携。自强是自立的前提,不自强无以自立;自立是奉献的前提,不自立何谈奉献。

  自强的道德精神还蕴含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内容。正如汤之盘铭所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只有不断地革故鼎新,应时以变,才能步入更高更强的境界。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而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自强与成功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自强者未必都能成功,但“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自强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落第秀才蒲松龄以历史上自强者的事迹自勉,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名载史册的自强者。这个事例也道出了意志和决心对于成功的决定作用。

  安逸无忧的生活总有人去向往,但困难却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内容。正因为遇到种种困难,我们才会去克服,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正因为面临种种问题,我们才会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出新路。人惟有从这种由忧而喜、不断自强的日子里,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义和充满活力的人生。

  自强者是坚韧的。他的勇气更多地不是表现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而是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这是一种内在的考验。比如,当遭遇冷落时仍能泰然处之,当穷困潦倒时仍能雄心不泯,当受到误解时仍能心平气和。

  自强者并不排斥他人的援手。事实上,善于取得他人的帮助,汲取他人的经验,以强化和完善自我,正是一个自强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自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个困难克服了,另一个困难又来到了。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生命不息,自强不止。一旦停止了自强的努力,生命就失去了支点,生命之火就变得黯淡无光。

  理想是自强的力量之源。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引导和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软弱、混乱而渺小。长征的胜利,是自强者的胜利,也是崇高理想的胜利,没有理想的支撑和激励,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无数自强者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其有多好的环境,而在其是否具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和明确的目标。只要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祖国的强盛有赖于每一个儿女的自强,千千万万个自强者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必将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Top招考网欢迎您!

    肖老师
    咨询:
    /
copyright © 2006-2013 四川成职教育网 四川学历网 四川成人教育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站内发布的所有信息为网站用户自行发布,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四川成职教育网 四川学历网 四川成人教育网服务热线:在线咨询 Powered by Topzk.com